快訊!韓媒:韓國超導低溫學會認定“LK-99”不是超導體
【環球網 索炎琦 快訊】近日,“室溫超導突破”真偽性引發關注。據韓聯社8月3日報道,在7月22日韓國量子能源研究所研究團隊公開了在常溫常壓條件下制造超導物質“LK-99”的論文后,韓國超導低溫學會3日經過科學研判后得出結論,認為“LK-99”不是超導體,因為實驗材料沒有表現出“邁斯納現象”。
韓國研究團隊發布視頻中的“超導體”資料圖 圖源:韓聯社報道配圖
報道稱,該學會一名成員表示,基于論文中的實驗材料沒有完全表現出“邁斯納現象”,且該韓國研究團隊成員拒絕提交樣本進行測試。
據此前報道,韓國量子能源研究所研究團隊在預印本平臺arXiv發布的兩篇論文顯示,他們聲稱合成了代號“LK-99”全球首個常壓室溫超導體——改性鉛-磷灰石晶體,能在127攝氏度以下表現為超導體。該論文公布后,引發了業內的高度關注,各國迅速展開了重復實驗。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團隊發布的預印本論文表示,合成的LK-99的室溫電阻不為零,也沒有觀測到磁懸浮現象。印度國家物理實驗室表示,未觀察到磁懸浮現象。但美國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的理論計算發現,LK-99有室溫超導的可能性,中國華中科技大學材料學院常海欣團隊在B站發布的實驗視頻稱,復現了韓國團隊的磁懸浮實驗。
就在國際上對這項室溫超導新突破的爭議和支持聲接連不斷之際,韓聯社7月28日報道稱,該研究團隊成員透露,相關論文其實還沒有完成且“存在很多缺陷”,是一名團隊成員未經其他作者許可擅自發表的,目前已要求網站下架論文。此消息更引發外界對該成果的猜疑。對于此事引發的巨大壓力和爭議,據韓聯社8月2日報道,韓國超導低溫學會2日在官網上發布公告,將組成專家驗證委員會對該室溫超導體進行科學研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