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第19屆亞運會、第4屆亞殘運會,既是舉世矚目的體育盛會,也是展示中國科技發展的盛宴。本屆亞運會吸引了來自亞洲45個國家和地區的約12500名運動員參賽;亞殘運會吸引了44個國家和地區3100多名運動員參賽,展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繁榮經濟和環保生活的同時,也展現了中國在建設科技強國道路上的鏗鏘步伐。
數字賦能打造智能亞運。“智能”作為本屆亞運會辦賽理念之一,一直貫穿于亞運會籌備舉辦的全過程。在5G、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助力下,杭州第19屆亞運會、第4屆亞殘運會出現多個全球首推、首創、首用的應用和科技。例如,桐廬馬術中心,“亞運馬術智能化系統”可對馬匹健康狀況、檢疫采樣等數據進行數字化處理,為馬匹服務提供信息化支持;又如,本屆亞運會首創性建設“1+6”數字指揮平臺,包含一個主指揮平臺和通信、網絡、無線電以及辦賽、參賽、觀賽等專項平臺,全面掌握信息技術運行實時情況。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在評價本屆亞運會的科技創新時表示:“杭州亞運會將樹立新標桿,我們將看到充分利用中國和杭州數字專業技術的賽事組織”。
科技創新強力護航亞運。杭州首創“亞運釘”,實現包括賽事保障工作人員、醫療團隊、志愿者等多群體成員在內的10萬人跨區域、跨部門、跨層級的大協同。“亞運釘”集成在線溝通、人員管理、賽事培訓、禮賓管理、交通組織、醫療急救、賽場監管等293款應用,并接入賽事綜合指揮平臺和各專項指揮平臺,打通了辦賽的堵點、痛點。另外,杭州推出中英文兩個版本的支付寶“亞運PASS”,使語種、貨幣不再成為出行的障礙,游客只需打開亞運PASS就可以享受83個國家的語言翻譯,還可通過數字人民幣、綁定相關銀行、數字錢包等方式打通幣種兌換途徑,讓溝通和支付不再成為游客的困擾。
智能技術預演未來已來。黑科技扎堆亮相本屆亞運會、亞殘運會,“耀眼”“炫目”“未來感十足”是此次盛會上科技元素留給大家的印象。賽場內外,機器人、數字火炬手、智能超表面、可見光交互、裸眼3D等,這些滿滿科技感的元素驚艷世界。本屆亞運會建設了全球大型綜合性運動會首個一體化數字辦賽平臺、一體化數字參賽平臺、一站式數字觀賽平臺,數億人通過這些平臺參與到亞運會中來。此外,還首次采用了基于我國自主標準AVS3的8K超高清電視廣播與智能信息發布系統,構建VR場館虛擬現實體驗,通過亞運場景實踐落地,推動元宇宙產業的發展。智能技術連接亞運創新,譜寫科技創新引領推動中國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時代強音。(孫雨晨)
|